2015年10月份经广东口岸铜进口量价齐跌
作者:2015-12-28 发布于: 文字:【大】【中】【小】
据海关统计,2015年1-10月经广东口岸进口未锻造的铜及铜材(以下简称“铜”)55.1万吨,比去年同期(下同)减少1.8%,价值243.5亿元,下降14.8%。从年内月度数据看,经广东口岸铜月度进口量震荡走高。受春节因素影响, 今年2月进口量减少至3.9万吨,3、4月份随着春节后工厂复工进口量出现激增,4月份进口量达到6.8万吨的年内高位后,月度进口量波动走低。单10月进口量为4.8万吨,下降3.6%,环比下降11.1%(下图)。
一、今年10月份经广东口岸进口铜的主要特点
(一)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占比超6成,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增加。2015年10月,经广东口岸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铜3万吨,下降3.9%,占同期经广东口岸进口铜总量的62.8%;同期,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1.4万吨,增加13.5%,占28.2%。此外,以海关特殊监管方式进口0.4万吨,下降33.8%,占9%。
(二)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占比超8成,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进口量增加。2015年10月,外商投资企业经广东口岸进口铜4.1万吨,下降7.2%,占同期经广东口岸进口铜总量的85.7%;民营企业进口3643吨,增加18.2%,占7.6%;国有企业进口3255万吨,增加33.6%,占6.8%。
(三)前3大来源地分别是台湾地区、日本和智利,其中自台湾地区和智利进口量增加。2015年10月份,经广东口岸自台湾地区进口1.3万吨,增加3.8%;自智利进口铜1.1万吨,增加6.8%;自日本进口0.8万吨,下降12.9%;上述3者合计占同期经广东口岸进口铜总量的67.2%。
二、当前经广东口岸铜进口值得关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十三五”规划对铜等工业原材料需求增速或将放缓。《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显示,未来五年经济增速的下限为6.5%,这意味着经济增速政策底已经明晰。该表态有助于稳定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预期,减小悲观情绪对铜价的负面影响。此外,铜价已经跌至成本区域,每吨4800美元具有很强的成本支撑[1]。“十三五”规划的核心在在于对经济增长的结构性改善,大规模刺激政策不会推出,这意味着铜需求改善空间有限,铜价或将难现牛市。此外,2015年,中国基本上进入了工业化后期,城镇化也到了一定的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大框架基本完善,因此中国对铜消耗强度将会下降,提高铜使用效率是重点。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铜价不大可能大幅上涨,价格波动也会相应趋稳,企业对铜价引发的风险管理需求也逐渐稳定[2]。
(二)全球铜供应仍以过剩为主,后市铜价仍然以震荡为主。10月份以来上海期货交易所铜库存增加近4.76万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库存累计下降4.75万吨,纽约商业交易所(COMEX)铜库存增加近1.4万吨[3]。供应面上,智利部分铜矿下调现金成本,秘鲁2016年产量预期上调至280万吨[4],世界第二大铜矿Grasberg重新开工,俄罗斯亦开始出口电解铜。我国华刚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在刚果(金)科卢韦齐宣布一期工程正式投产,该生产线预计每年产铜约12.5万吨[5],2016年全球铜供应预估仍然增加,全球铜供应依然存在压力。在需求无法好转的情况下,供需不平衡的基本面依然存在,10月份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新出口订单指数均低于50%,指数分别为48.4%、45.6%和43.3%[6],因此未来全球铜价走势或将持续震荡。
(三)中国现货铜精矿加工精炼费触及七个月高点,铜进口预期下降。8月现货铜精矿加工精炼费(TC/RC)为每吨92-95美元,9月为每吨98-100美元,在过去两个月上涨10%,为2015年4月以来最高[7]。主要为一些国际贸易商和矿商试图在年底前提高营收和全球精炼铜市场预期明年将过剩促使TC/RC的提高。铜及铜材作为铜精矿粉的替代品,铜精矿精炼费上升,未来将在一定程度上铜进口动力或将偏弱。